全球快看点丨蝙蝠是病毒的“炼丹炉”
【资料图】
近年来一些最严重的病毒性疾病——SARS、MERS、埃博拉出血热、马尔堡出血热和新冠肺炎——都起源于蝙蝠,这并非巧合。最近,一项新的研究发现,蝙蝠对病毒的强烈免疫反应可能会促使病毒更快复制,因此当病毒传播到免疫系统正常的哺乳动物(比如人类)身上时,就会造成致命的破坏。
一些蝙蝠,包括那些被认为是人类感染源的蝙蝠,其免疫系统无时无刻不在防备着病毒。一旦被感染,它可以迅速将病毒从细胞中分离出来。虽然这保护了蝙蝠不受高病毒载量的感染,但也促使了这些病毒在其体内更快繁殖,使其成为病毒快速繁殖和高度传播的独特宿主。
有关疾病生态学的研究,显示了蝙蝠的免疫系统如何克服毒性。
蝙蝠在飞行中新陈代谢率非常高。通常,剧烈的体力活动和高代谢率往往会造成活性分子(主要是自由基)的累积,导致更高的组织损伤。但为了能够飞翔,蝙蝠进化出了一种生理机制,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有害分子。这种机制还有另一个好处:抑制抗病毒免疫反应相关的炎症。一旦遇到病毒,许多蝙蝠的免疫系统会立即释放一种叫做干扰素的信号分子,告诉其它细胞准备战斗,防止病毒入侵。
尽管蝙蝠可以耐受这些病毒,但当这些病毒进入缺乏快速反应免疫系统的其它动物体内时,就会迅速击倒新宿主,呈现高致命性。
研究人员用电脑对蝙蝠的免疫系统进行了模拟。他们注意到,许多蝙蝠病毒通过动物媒介传染给人类。例如,SARS病毒通过亚洲果子狸传播,MERS病毒通过骆驼传播,埃博拉病毒通过大猩猩和黑猩猩传播,尼帕病毒通过猪传播,亨德拉病毒通过马传播,马尔堡病毒通过非洲绿猴传播,等等。尽管已经经过了中间宿主,当这些病毒最终进入人体时,它们的毒性和致命性仍然不曾衰减。
研究人员指出,在现代社会,对蝙蝠栖息地的破坏,似乎会给它们带来压力,迫使它们在唾液、尿液和粪便中释放更多的病毒,从而感染其它动物。因此,最近几十年来,各种从蝙蝠身上传播出来的病毒肆虐世界各地,需要我们人类警钟长鸣啊!
关键词: